国际茶日丨茶的五千年——从四川特产,到中国国饮,再到世界饮料

发布时间:2020-05-20   查看次数:1494 次

5月21日,是联合国确立的首个“国际茶日”。设置这个节日,是为了赞美茶叶的经济、社会和文化价值,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

这切实地说明,茶作为发源于中国的千年国饮,如今已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。但很少有人知晓的是,四川可谓是茶的故乡。今天,我们就来回顾一下,茶是如何从四川特产变成中国国饮,再变成世界饮料的。



四川地处中国西南茶区,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,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,巴蜀也是中国最早种茶、制茶、饮茶的地区。蒙顶山、古蔺、北川至今仍有上千年的古茶树及百年古茶树群。陈祖椝、朱自振编写的《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》认为:“神农这个氏族或部落最早可能生息在川东和鄂西山区。他们在这里首先发现茶的药用,进一步把茶当成了采食的对象。后来,他们西南的一支或后裔,今散到四川更广泛的地区生活,并且在茶的食用基础上首先发明了茶的饮用。”



两汉时期,四川的茶事活动的有关记载就增加了许多。首先是产茶的地区增多。不仅司马相如《凡将篇》记载蜀郡有茶,而且扬雄《方言》也认为:“蜀西南人谓茶为蔎”,说明蜀地产茶叶。这时,成都成为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。与此同时,根据文献记载,在两汉及其以前,在中原等地区,茶只是一味不怎么常用的药物,知道的人不多,使用的人更少。这说明至少在西汉前,茶还只是西南地区的特产。



茶真正从四川走向全国,大概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。这个时期有关茶的记载,突然地爆发出来。如《广雅》中的“荆巴间采茶作饼”;三国韦曜的“以茶代酒”;晋王濛的“水厄”; 陆纳、桓温的“以茶果待客”; 刘琨的“常仰真茶”; 傅咸的“蜀妪卖茶粥”;王肃的“酪奴”;豫章王子尚的“茶茗甘露”;南齐世祖武皇帝《遗诏》的“茶果祭祀”;左思《娇女诗》的“心为茶荈剧,吹嘘对鼎”;张孟阳《登成都楼诗》的“芳茶冠六清,溢味播九区”等等。这些密集的对茶的记录,说明饮茶已经成为一种风尚。



隋唐时期,人们的饮茶就更加讲究。唐代时,陆羽的《茶经》横空出世,将喝茶这件事变成了一种有体系的文化。自此之后,茶在中国千年不衰,并发展出全民喝茶的大众茶文化。与此同时,随着茶叶产业的形成,茶叶对外贸易也渐渐发展起来。



大航海时代的到来,让更多的中国茶叶走上了西方人的餐桌,而工业革命又催生出庞大的茶叶需求,这让茶叶贸易日渐繁荣。当英国商人们不再满足于茶叶贸易的利润时,他们开始琢磨起如何从茶叶进口国变成茶叶生产国。



1833年,随着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的取消,英国开始尝试在印度殖民地种植茶叶。英国人戈登潜入中国南方茶区,私购了大量中国茶籽,分三批运往印度的加尔各答。光带走茶种肯定不行,戈登还顺便聘请四川雅安的茶师一起赴印度教习当地人种茶制茶。因此最初流传到印度并非武夷茶的制茶方法,而是四川炒青绿茶的方法。



在此之后,“茶叶大盗”罗伯特·福琼两次来到中国,深入东南产区,采集了大量的茶树种子跟幼苗,由上海发往印度。与茶树被一起带到印度的,还有招募到的中国制茶工人。在这之后,除了印度成为产茶大国,英国的其它适合茶叶种植的殖民地也渐渐有了茶树的身影。茶叶,真正成为了世界饮料。



而现在,茶叶仍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日渐强大的影响力:一杯加糖加奶的午后红茶从17世纪起就融入英国人的日常生活;唐代煎茶改良后形成的日本茶道已成为一门内涵丰富的艺术;土耳其人更是到了从早到晚手不离茶的境界……在遥远的东非,肯尼亚独立后从茶业中谋出路,仅用30多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一茶叶出口大国,数百万小农获得就业机会,显著缓解了贫困状况,肯尼亚也成为东非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。



“茗者八方皆好客,道处清风自然来。”从中国飘出的一缕氤氲茶香跨越千年,芬芳了整个世界。随着“国际茶日”的设立,我们有了更多的契机与各国爱茶人进行更密切的交流,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机遇,让天府龙芽香飘世界,让川茶产业重现辉煌。



在第一个“国际茶日”来临之际,天府龙芽也为爱茶人带来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厚礼(如上图所示)。前往天府龙芽各线下专卖店或微商城小程序进行选购,一起品味这杯香飘世界的四川味道吧。



返回顶部